👋 欢迎访问 寻友谷

💥 我们从2018年开始,通过微信群连接 全球100+国家 — 海归/留学生。

微信搜寻友谷

覆盖 全球 的同城/同校社群,加群请在微信“搜一搜”输入:寻友谷

在南京组海归创业群:我怎么把“海归资源”变成实打实的生意机会

为什么南京需要一个海归创业群?——现实的痛点和机会 南京这座城市有高校资源、有产业基础,但海归回流的“人脉红利”往往分散:有人在高校做研究、有人拿着海外经验想做跨境电商、有人在国企/外企打磨过流程,却不知道怎么和合适的联合创始人碰面。再加上全球签证、人才政策频繁变动(比如近期美国 H-1B 等签证话题在全球华人圈影响很大),很多海归不敢把第一桶金放在不确定的路上。 ...

2025-10-20 · 大约 5 分钟 · 2755 字 · MaTitie

海归人士微信群名大全:搞笑+正式+商业定位,一次取好不后悔

为啥群名比你想的更重要? 你可能觉得“起个群名随便写个地名+海归就完了”,但真不是这样。群名是第一眼的名片,是来龙去脉、气质与筛选机制的集合体。一个对味的群名能: 让合适的人主动来(比如想做跨境电商的、想回国拿户口的、想聊签证的); 把不合适的人自然挡在门外(省去筛选成本); 帮你在微信群列表里一眼认出关键社群,不用凌晨两点翻半天找群聊。 再说一个现实因素:2025 年全球移民/回流话题都挺热的。新闻里关于“出入境统计用来推断移民可能失真”的讨论,说明人们更敏感于“到底是谁走、谁回”的信号;还有关于 ICE 逮捕、签证政策波动(比如 H-1B、旅游/访问签证的政策争议),让很多海外华人和海归把“信息+互助”放在第一位。简短又准确的群名,能迅速建立信任与话题期待——这对想做社群经济、职业匹配或跨境生意的人尤其关键。 ...

2025-10-19 · 大约 6 分钟 · 3069 字 · MaTitie

海归怎么在线找群聊位置?三步定位、开聊与变现实战指南

先说一句:你不是一个人,海归界都在找“同频群” 刚落地、回国、或者回到海外城市那阵子,总有点像踢馆——不知道哪里能碰到懂你背景、能正儿八经聊简历/签证/项目的同路人。海归群不是传说,它们存在于微信、Facebook/Meta、Telegram、以及线下的大学校友会和城市同乡会里。最近的趋势是:西班牙被评为 2025 年数字游民优选目的地(Spain beats every country…,Euroweeklynews,2025-10-18),意味着更多海归/远程工作者会在西班牙城市集聚,社群活动频繁;菲律宾重新启用电子签证也会拉动中国游客与华人短期社群活跃(Travelandtourworld,2025-10-18)。这些新闻告诉我们一个事:海归群的“位置”在变,流量在移动,你得用对渠道找对人。 ...

2025-10-19 · 大约 7 分钟 · 3605 字 · MaTitie

海归毕业交流群怎么进去:实操路径、避坑清单和快速破圈技巧

为啥你需要一个海归/毕业生交流群? 老实说,刚毕业、刚落地或准备回国的那段日子,真是尴尬又宝贵:晚上三点想吐槽签证、白天想找兼职或面试资源,但身边能听懂你梗的人寥寥。寻友谷那些群里的故事不假:有人用社区团购 SOP 扩展到墨西哥,有人把直播话术卖给澳洲团队,结果回本就像翻书一样快。这类群的价值,不是单纯“聊天”,而是信息和互助网络——从签证续签、就业到本地生活技巧,都能省一堆弯路。 ...

2025-10-17 · 大约 5 分钟 · 2489 字 · MaTitie

厦门海归运动群在哪里进?实用渠道+快速入群攻略,让你三步找到同路人

在厦门做海归运动群为啥比你想的更重要 你一个人在外面混,早晨想去跑个步,却苦于没人一起配速;周末想约羽毛球,却又怕陌生人约球被放鸽子——这种孤独感,海归/留学生群里的人最懂。尤其像我们这种“半留学生半华侨”的人群,时间常常不对、信息渠道碎片化——一个能把语言、签证状态、时间和运动水平都对上的群,价值超过你想象。 ...

2025-10-16 · 大约 5 分钟 · 2719 字 · MaTitie

南昌海归交流群:在外打拼回乡发展的情报站与互助群

为什么要有一个“南昌海归交流群”——回南昌不只是情怀 很多人把“海归”当成敲门砖,觉得国外的经历自然能在家乡换来好位置、好待遇。但现实往往更复杂:标准化简历、文化差异、岗位要求和本地资源并不自动对接。尤其是像南昌这样的省会城市,既有政策机遇(吸引人才的补贴、创新创业扶持),也有竞争与信息不对称——你在国外刷到的招聘信息、签证变动、行业趋势,往往无法直接落地。 ...

2025-10-15 · 大约 4 分钟 · 2350 字 · MaTitie

天津海归群:天津海归在外落地、找工作、续签那些实战套路(干货在文末)

为什么要有一个“天津海归群”?现实痛点说清楚 回国、回津、或想留在海外发展的天津海归们,常常卡在几件事上:行不行的社交圈太小、找工作和签证被动、项目想做却没人帮把关、还有那点最敏感的——信息真假难辨。咱们别高冷,生活里讲究互助实用:有人在国外卡着签证,有人在国内要对接高校资源,有人想把国内的供应链能力复制到海外市场,但每个人单打独斗都有坑。 ...

2025-10-15 · 大约 5 分钟 · 2478 字 · MaTitie

沈阳海归群:碰上签证风向与就业变局,回沈还是留外?实战指南

为什么你需要关注“签证风向”——从沈阳角度看回国/留外的真实考量 别急着觉得这是“高端政策新闻”,咱们讲的是你钱包和职业路的事儿。最近外媒和企业都在给持签证的员工发“回国/回美”的提醒(比如 Reuters 报道里提到 Microsoft 对 H-1B/H-4 员工的建议),再加上有国家在讨论限制外国学生比例或改签证门槛(如关于美国拟定外籍学生比例上限的讨论),这些都不是纯理论。对沈阳海归——无论你在美国、欧洲、日本,还是在国内准备回沈发展——都会带来现实影响:签证不稳会影响工作续签、面试选择和长期职业路径;海外政策收紧可能推动更多人“回国落地”,但回沈的机会和成本也有讲究。 ...

2025-10-14 · 大约 5 分钟 · 2621 字 · MaTitie

太原海归协会群:回太原后怎么干?资源、落地和找同路人的实战路线

回太原的那些判断题——你到底该回,还是别回? 想回太原,但心里有两个声音:一边是家乡情结、生活成本低、圈子熟;另一边是怕被“埋没”、怕没资源、怕职场不认可海归经历。说句实话,这俩都是正常的。最近国际上关于高校留学生配额与签证等变动(比如有媒体报道的美国拟议对外籍生录取上限的讨论),会让一部分在外的同学更倾向“回流”或寻找第三地发展。这对太原这样的二线省会城市,既是挑战也是机会——回来的海归不是为了炫学历,而是要把海外经验转成本地能用的“票子”和“人脉”。 ...

2025-10-13 · 大约 4 分钟 · 2000 字 · MaTitie

海归微信群聊:签证、工作、带货,到底大家晚上都在聊什么?

深夜群消息:海归们聊的并不是“怀旧”,而是在找钱和安全感 你有过凌晨两点在微信群刷到这样一条消息的经历吗?有人丢了一个“OPT/工签延长”的疑问;有人凌晨发了一张本地超市的折扣截图;还有人在讨论把国内的社群团购模式搬到海外市场能不能赚钱。海归微信群不是学术讨论组,更像一个市场预警与生活互助的混合体——说白了,就是大家在用母语交换“能落地”的信息和人脉。 ...

2025-10-11 · 大约 5 分钟 · 2513 字 · MaTitie